|
四川攀枝花某冷軋企業1.平臺服務用戶案例介紹 (1)四川攀枝花某冷軋企業 四川攀枝花某冷軋企業,位于攀枝花市東區高粱坪省級園區內,企業為鋼材冷軋企業,企業用能能源主要為電力,年用電量2.1億千瓦時,年繳納電費1.5億元,通過到企業走訪了解,發現企業有如下幾點主要問題: 1、能耗成本較高,有降低能耗成本的需求。企業綜合電價成本為每度電0.63元/千瓦時,用電成本占企業產品單位生產成本的60%,能耗費用的降低一直是企業的需求。 2、能源自動化水平較低,有提升能源自動化水平的需求。企業主要用能設備多為90年代的設備產品,較為老舊,設備可靠性較低、安全性較低、自動化程度較低,需要人工手動完成操作,并且部分設備需要頻繁投切,不夠智能化,因此,企業希望完善企業的自動化管理體系。 3、能源管理不夠精細化,有精細化管理需求。企業在能源管理方面缺乏精細化管理意識,未能通過何種途徑進行精細化管理,未能運用能源交易政策幫助企業降低能源成本,設備利用率不高,缺乏能源信息化數字管理平臺。 4、運維管理成本較高,缺乏運維管理效率,有降低運維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需求。 5、有綜合能源服務需求。企業在用能管理中,用電功率因素較低,企業缺乏無功補償投切裝置,無法實現自動化的投切。 通過C公司對攀枝花某冷軋企業進行現場勘查后,形成了企業建設智慧能源云平臺的設計方案,安裝了智慧能源云平臺,搭建企業能源信息化平臺,提供能源數據服務,有效幫助企業實現了能耗成本降低、能源管理自動化水平提升、精細化能源管理、降低運維成本和提高運維管理效率等方面。 1)降低用能成本。企業原本綜合電價為每度電0.63元/千瓦時,通過安裝智慧能源云平臺后,利用能源數據參加四川省電力市場化交易,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幫助企業降低電價至每度電0.6元/千瓦時,平均每度電降低了0.03元/千瓦時,幫助企業全年節省電費開支630萬元。企業在降低用能成本的需求得到了應用解決。 2)提升了能源自動化管理水平。企業原本是通過人工抄表的方式對設備用能數據進行采集,每次采集需要在設備現場通過仔細觀察抄表完成,但是通過能源信息化平臺的應用,工作人員只需要在中控室完成對主要用能設備的在線監測,隨時觀察主要能源如電量、電壓、電流、水壓力、氣壓力、油壓力、蒸汽、頻率、溫度等重要參數,讓能源數據信息在線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,實現了企業能源管理自動化的目標。 3)實現了能源精細化管理。企業原本能源管理較為粗放,人員配置不夠合理,企業精細化管理意識淡薄,未能從能源精細化管理中有效提升管理效率,對于各級能源主管部門宣導的政策性文件幫助企業帶來的好處,企業未能有效吸收與利用,不能將政策利好變為降低企業成本,設備利用率不高,缺乏能源信息化平臺實現精細化管理。通過能源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和精準的能源數據,實現精細化管理,同時,精確的數據有利于企業提升管理效率,不僅如此,企業還能在智慧能源云平臺上接受到適合于企業的政策利好信息,有政策專家進行實時解讀,將幫助企業利用好政策實現降成本的目標。 4)降低運維管理成本,提升管理效率。通過智慧能源云平臺降低運維人員的管理成本,通過能源數據準確找到安全隱患點,實現精準運維,同時可大大提高設備運維管理效率。 5)綜合能源服務。企業缺乏無功補償裝置的自動投切,每月用電功率因素值在0.7左右,低于標準值0.9,每月因功率因素低被罰款近3萬元,全年36萬元,企業投運超過10年,預計總共罰款金額超300萬元。通過智慧能源云平臺安裝后,通過對企業變壓器的監測,準確找到了企業存在用電功率因素較低的原因,發現原來是企業沒有無功補償裝置的自動投切功能,需要人工手動頻繁投切,工作人員會時常忘記投切造成企業功率因素無法達標,針對以上情況,C公司聯合技術協同團隊幫助企業設計自動投切的無功補償裝置,幫助企業安裝了自動投切裝置,最終實現了功率因素的提升,達到了0.9標準值以上。 2.案例分析 根據智慧能源云平臺工業用戶應用案例來看,云平臺有效提高了企業能源的管理水平,從多個維度解決了能源管理難點,實時監測到了能源管理的弱點,有效避免了設備運行事故的發生,提高了能源管理效率,降低了能源使用成本和運行維護成本,實現了精細化能源管理和綜合能源服務,提供了能源使用的最優方案,如表6-2所示。 表6-2 企業傳統能源管理模式和云平臺管理模式對比
下一篇四川某經濟技術開發區 |